第57章 上朝
關燈
小
中
大
第57章 上朝
六月底,尚藥局每位大夫的藥箱中,都多了一柄‘聽診器’。
“倒真是不一樣。”
二鳳皇帝把手裏的聽診器放下,太醫令蔣季琬就帶了兩位宦官下去——這是如今太醫署的兩位珍貴‘案例’,一個人天生心跳的快,有時候還亂跳兩下,另一個則是多年有肺病,用聽診器能很明顯聽到一種,胸膛似乎是哮鳴的聲音。
皇帝拿到聽診器後,聽了身邊人的心臟與肺腑,覺得並無太大差別,太醫令就將這兩人帶了來。
因為是陛下來聽,那位天生心跳快且不齊的宦官,緊張地癥狀越發明顯,皇帝聽了沒兩息,都怕他跳出毛病來,連忙讓他先退到一邊去緩著去了。
*
“姜太史丞。”
姜沃起身相迎:“英國公。”
李勣很隨意道:“不必這麽客氣,我今日過來,是替先生帶給你這個。”他拿出孫思邈寫的《聽診方略一》。
姜沃接過來:“先生這就寫成了一卷?好辛苦。”
李勣手裏也拿著一柄聽診器,頷首笑道:“先生一見此器,實在高興的很——別說先生,連我這些日子也是隨身就帶著這聽診器,府中與兵部上下都被我聽了個遍。”凡是心向醫道之人,驟然得了此器,如何忍得住。
李勣現在就是見了誰咳兩聲,都想拿出聽診器來給人家聽一下。
以至於現在兵部上下一片整肅,那真是一聲咳嗽不聞。
“先生的《千金方》和正在新修的《醫典》,也要加上這聽診方略了。”
他此時說話的語氣,較之初見,已經熟稔許多。
此時替孫思邈捎了一份《聽診方略》後,還很隨和親切地與姜沃說了一聲:“既如此,姜太史丞,明兒朝上見。”
*
沒錯,朝上見。
二鳳皇帝試用聽診器的那日,不光太醫令在,太子、李淳風和姜沃也在。
等太醫令下去後,二鳳皇帝依舊賞罰分明地誇了姜沃幾句,並賞下絹五百匹。
姜沃正在邊謝恩邊聽系統裏新入賬的權力之籌時,皇帝忽然冷不丁問道:“朕昨日看李卿推算的歷法,那今歲定日是歲星去日度十四?”
皇帝忽然問起歷法,姜沃下意識就答了:“是,太白去日十一,鎮星、辰星去日十七。”
“如何算來?”皇帝繼續問。
姜沃忽然有種回到被兩位師父考試時的感覺。
不過這些都是她倒背如流的常用測算法,便流暢答道:“按定日星度,減半總,各以初日行分乘之,順加逆減之。”[1]
問過歷法,皇帝又問了幾個問題,天馬行空似的,上一個問題還是數算,下一個就變成了風象分級。
姜沃一一答來。
李治站在一旁,原本還有點替姜沃緊張,隨著父皇問的越多,他便猜到了父皇的意思,倒是露出一絲笑意來。
果然,二鳳皇帝問完,對一直在旁立著看皇帝考徒弟的李淳風道:“李卿與袁仙師教出了佳徒啊。”
李淳風也不矜持一句“皇帝謬讚了”,而是帶笑道:“臣也自覺,當年沒選錯徒弟。”
二鳳皇帝點頭,很直接道:“既如此,從下個朔日起,便讓她一並入朝吧。”
李淳風也很自然接話道:“陛下英明,臣夜裏觀星,常不能按時入朝。師父有事,弟子服其勞也是她該做的。”
姜沃在腦海中密集響成一片的‘籌子入賬’聲中,與皇帝謝恩。
*
“還得是父皇。”之後李治又單獨到太史局賀了她一回,與她道:“原本我想著是等十八年的元日大朝百官朝見時,與父皇進言,讓姜太史丞一並參新歲大朝——有了這個開端,再籌劃上朝的事兒。”
但皇帝一開口,便不需要什麽循序漸進了,直接飛躍。
李治舉了舉茶盞為賀:“姜卿,下月朔日朝會見。”
且說皇帝讓姜沃從下月朔日,也就是下月初一日開始上朝,並不是什麽一月之初開始的‘儀式感’,而是姜沃如今是六品太史丞,只能上朔望朝,即一月只需要上初一十五兩日朝。
大唐的朝事分為幾種,其中朔望兩日,為大朝,不論文武官員,只要是在京的九品以上官員,皆入朝。
還有一種便是常朝,得正五品以上的官員才能朝參,向皇帝稟事。
因此,滿打滿算,姜沃一年只需要上二十四次早朝。
“其實,聖人剛登基的前些年,常朝是每日都有的。”李淳風與姜沃講了許多上朝的註意事項。
貞觀初,真是百廢待興,那時每日都有常朝,還都持續頗長。
倒是這幾年,三省六部已經磨合數年,一切進入了正軌,政令簡明。皇帝便發覺每日常朝,許多朝臣並無之前那麽多要事、實事匯報,大約是為了不顯得屍位素餐,總要開口回稟點什麽,於是開始出現了些車軲轆的套話。
二鳳皇帝其實不是個願意一直坐在那兒上朝的人。見此苗頭,直接叫停:沒的說就不必說了。
直接把常朝改成了三日一次。
省的每日浪費彼此的時間。
那時候魏征還在,立刻盯上了皇帝:不肯每日視朝,莫不是奮鬥了十年後累了,有了懶政享受的苗頭?
為此還連上了好幾封諫書。
不過二鳳皇帝其人,對於諫言,是有選擇性的從善如流。在很多事上,最終還是會堅持自己的觀點。
於是到現在,常朝都是三日一上。除非有戰事時,才會視情況加常朝。
*
七月初一清晨。
姜沃很早就起來了。
她剛換過官服,就見陶姑姑進門,親手拎著一個食盒,打開來,裏面是一盤白瑩瑩的糖年糕。
五塊年糕,按照宮裏的慣例,擺成了五福呈祥的樣子。而年糕本身,則是按照模具做成了如意的樣子。
陶姑姑給她夾了一塊放在碟中,笑道:“吃吧,以後更是事事如意年年高。”
與陶姑姑和媚娘一起吃過年糕後,姜沃與姑姑告辭出門去。
陶枳見了她,感慨道:“我還記得你第一回 出門辦差的樣子呢。”
姜沃也記得。
那時她從陶姑姑手裏接過寫著宮律的竹櫝,姑姑說:“完了差事,你就正經是咱們宮正司的七品女官了。”
恍如昨日,歷歷在目。
今日,她依舊如那第一回 出門前一樣,站在宮正司的正堂裏,對著一面等身銅鏡,整理自己的衣冠,將身上的魚袋魚符檢查一遍。
但不同的是,此時她旁邊還有一個人。
媚娘遞上笏板,笑道:“去上朝吧。”
姜沃從她手上接過笏板:“武姐姐,回見。”
會在朝上見的。
*
姜沃去太史局等師父李淳風,一起去上朝。
昨夜李淳風依舊在觀星,就住在了宮裏沒走,早與姜沃說了,今日先到太史局,等他一並走。
見袁天罡也在,姜沃不由問了一句:“師父怎麽也在?”
袁天罡屬於離退人員,是不需要參加早朝的也不需要當值點卯的,他過得是姜沃很羨慕的,睡到自然醒的日子。
“今日是你第一天去上朝,做師父的怎麽能不來送送呢?”
袁天罡還指著桌上一個匣子道:“打開看看,師父送給你的。”
姜沃打開,看到一個新的卦盤。
她現在用的卦盤,就是袁天罡給的,是個古銅卦盤,是他少年時用過的。
而眼前這個新卦盤,明顯是新制的,機擴樞紐都是嶄新的銅器才會有的亮色:“如今你也學了多年,蔔卦已經有了自己的習慣——所以師父給你做了個新的卦盤,應該用起來更順手。”
姜沃心中暖成一片,擡頭就見袁天罡對她眨眨眼:“你不會以為,師父每日只在屋中高臥吧。”
她還未答話,旁邊的李淳風就道:“絕大部分時間確實是吧——這卦盤是袁師作的圖,但一個個機擴、銅片磨了一個多月的人,好像是我吧。”袁天罡就負責在旁邊指指點點,繼續提改進意見。
袁天罡很名士風流的大笑了兩聲,轉移了話題:“誒?是不是時辰快到了,你們這就出門吧。這可是徒弟第一回 上朝,你別帶著她遲到——禦史臺可是有罰例的,凡朝參遲慢,要罰一月俸祿的。”
姜沃收下卦盤,拜別過袁天罡,跟李淳風一起出門。
往前頭太極殿走去。
一路上,李淳風就著剛才袁天罡提起的‘罰例’,給姜沃講了二十多條禦史臺定下的《文武官朝參不當罰例》,然後道:“嗯,我記得應該就這些了,以後要註意啊,別犯錯誤。”
姜沃:……師父你果然是二鳳皇帝死忠粉,之前給我講上朝註意事項,直接歪樓到皇帝調整常朝次數是多麽英明,以及其餘各英明神武事跡,講了大半日。
結果最重要的‘朝參罰例’今日才告訴我,真是臨上轎子現紮耳朵眼啊!
她只好在心內緊急默背了一遍。
等她背完,兩人正好能看到太極殿的大門。
夏日天色亮的早,不需要點起大蠟,也能夠看清巍峨闊立的殿宇。不斷的有官員進入其中。
李淳風忽然轉頭對她似笑似嘆息說了一句:“師父陪你走到這裏,也很歡喜。”
若是他們收的是個世家出身的男弟子,哪怕資質不如,只循規蹈矩,只怕早五年就站在這裏了。
不過好在,她一路行來,雖是慢了些,但終於走到了這裏。
*
姜沃落後於師父半步,一起走入太極殿的大門。
只見裏面是個寬闊的能容納上千人站立的廣場。
大朝會時,官員們都按序站在這廣場上,最裏頭的殿中地方有限,除了皇帝高坐外,也只有太子、諸位宰輔、爵臣以及在京的親王能在裏頭了。
姜沃跟著李淳風走向太史局官員所立之處。
一路自然免不了遇到相熟之人,需要寒暄問好,也少不了經受旁人的打量目光——
將作監、司農寺、太常寺這些署衙裏,跟她已經熟絡的官員們,對於她出現在大朝會上很自然,甚至還都主動跟她寒暄幾句。不過,就連跟她沒怎麽打過交道的署衙官員,也頂多隱蔽地打量她幾眼,或是避開免了寒暄尷尬,或是私下議論兩句,倒沒有人公開露出什麽反對之意。
姜沃想,這便是潛移默化吧。
這些年,從文成公主和親事起,到司農寺棉花的種植、淩煙閣的起建址與吉日的測算、再到最近的‘聽診器’……
對朝臣們來說,在聽多了名後,再親眼見到這位太史丞走到朝上,就沒那麽多驚訝了。
更何況,不知有多少勳貴朝臣,來太史局為自家請過吉期。
便是不請姜沃算,最後出具的文書也需要她來蓋太史局公印——李淳風舉賢不避親,在他忙於觀星,白日懶得料理太史局的事務時,理所當然的把公印交給了自己徒弟,讓她負責把關太史局的測算公務,而不是另一位資歷更老的太史丞。
用他的話說:要是資歷有用,他跟袁天罡就不用蹉跎多年,最後收了這麽個小徒弟了。
確實,朝臣們也得認同這個觀點:只看皇帝吩咐太史局做事,也都點名到姜太史丞,就可知在太史局這種部門,資歷實在是比不過資質的。
皇帝都這樣選擇,其餘有臉面的朝臣,自然也都會直接請姜沃來算吉期。尤其是長孫無忌,家中兒孫們婚事的六禮都直接委托姜沃來算。
於是幾年太史丞做下來,姜沃已經跟大半朝臣,直接或者間接打過交道。
人情往來就是如此,你來,我往。
但凡牽扯過一點事端,便是一份香火情。
那些請姜沃算過吉期的朝臣,那些太史局出具的文書上,有姜沃審過敲過公印的人難道還好意思再板起臉來說什麽,女官不能參加大朝會?
那之後可也得硬氣起來,保證你一個家族,沒有一點兒需要人家太史局敲章的事兒。
是人情往來,更是權力。
姜沃就這麽自然的站到了朝臣的隊伍裏,前面就是師父李淳風的背影。
她按規矩垂手安靜站著,只用餘光打量了下這太極殿外的廣場上,站滿了烏壓壓的官員。
姜沃就站在這大片隊伍的中後方,看起來與周圍每一個官員,並無不同。
夏日的太陽,很快升的很高,懸於天際,明燦燦照過大殿。
*
農歷七月末,盛暑退去大半。
皇帝忽然下旨由太子監國,他本人則離了九成宮,親去巡看幽州兵士。
姜沃邊算二鳳皇帝出巡的吉日,邊在心裏感慨:幽州啊,這是她前世去過為數不多的城市之一了。
此時幽州,即後世北京。
近來皇帝忽然調了兩府兵力到幽州,此時又去親巡,大概又要有大動作。
不過,對九成宮的嬪妃宮人們來說,並不太在乎聖人是為什麽出巡幽州,只知道,聖人會有兩三個月不在!
九成宮原本就是行宮,人口少規矩松,皇帝再一出巡,空氣裏就更加飄滿了自由的味道。
只是今年有廢立太子事,聖人心情難測,宮中留下來的後妃就不好大擺宴席,流水似的看歌舞百戲取樂,鬧得動靜太大。
於是各位妃嬪均選擇了比較低調但更刺激的娛樂方式:在宮裏‘鬥牌’‘鬥棋’‘
投壺’,不只玩兒,還會設局賭些彩頭。這樣玩樂動靜不大,彼此一約能玩一日。
且說‘賭’這件事,之所以在後世被堅決禁絕,正是因為刺激,會讓人欲罷不能。
果然,從韋貴妃開始‘投壺’賭鬥開始,不過幾日,宮中‘賭鬥’事就蔚然成風。
上行下效,兼之聖駕不在宮中,許多宮人竟也就趁著值夜的時候開始賭鬥起來。
以至於殿中省和宮正司不得不一起出動,很是清查了一批設賭局的宦官宮人。
當然,後宮娘娘們是管不住的,她們依舊在快樂設局。
姜沃還聽劉司正說,好幾個出嫁的公主,都常到九成宮來一起玩。
尤其是高陽公主這種夫妻倆一貫感情不好的,索性每日命公主府的人套了馬車,進宮來玩,有時候不單輸光了彩頭,還把身上所有朱釵環佩都輸完了才肯盡性離去,當然,也有賺的盆滿缽滿的時候,甚至需要向貴妃借兩個宦官,才能把贏的一箱錢擡出宮去。
其風之盛,讓姜沃都忍不住私下感慨了一句:什麽澳門,那就是小九成宮啊。
*
這日姜沃剛回宮正司,陶姑姑就叫她過去:“你明兒忙不忙?若是不忙,能不能早回來些?”
姜沃點頭:“姑姑有事,那我早回來就是。”
陶枳點頭:“倒不是我有事尋你,是今日晉陽公主的乳母何夫人過來問起此事,說公主有一事想請你幫著算一算吉日。只是公主不好去前朝太史局,就想來宮正司。”
“何夫人倒是客氣,說不必格外勞煩,只等你休沐就行。可我記著你前兒剛輪過休沐,接下來七八日怕是不得空了。”
“晉陽公主處雖客氣,咱們也不可太實在了,真讓公主等上個七八天。”
“是,姑姑說的有理。那我明兒早些回來。”
陶枳又囑咐道:“晉陽公主亦是文德皇後所出之女,性情極似太子,是最柔和的,她有什麽請托,你量力而為就是,若是做不到,只管照實說,公主再不會惱的。”
據說晉陽公主最得皇帝疼愛,且為人不但和善,還格外聰慧,與太子一樣,都習得陛下的飛白體,腹內頗有詩書。
以往妃嬪和公主們有想蔔算吉日的,也是可以送到太史局的,而晉陽公主私下請托,想來是不想走官中,是私事。
姜沃應了。
陶姑姑提起晉陽公主,臉上就帶了慈愛和無盡的好感——跟提到長孫皇後其餘的孩子一樣。
“日子過得真快,我還記得公主出生的時候呢。”她對著姜沃敘起舊事:“娘娘育有數個皇子公主,唉,可惜後來生的兒女,都略有些弱,公主又早產了些,難免更弱一點。”
“陛下跟皇後特意給公主起了個小名兒,叫小兕子。娘娘拿著書說,那是書上一種身骨強健的神犀,希望小公主也能如兕子一般呢。”
*
次日,姜沃將屋子的外間格外收拾了一遍,迎請晉陽公主。
她於宮正司門外等候,遠遠就看到晉陽公主過來,身邊只帶了一個乳母。
進了宮正司,晉陽公主便道:“乳娘去與陶宮正敘話吧。”是要單獨與姜沃說話的意思。
何夫人應了。
姜沃註意到她的眼神在晉陽公主的披風上流連了一遍,顯然在查看公主的外衣有沒有透風。臨走前也到底沒忍住囑咐了一句:“公主莫要說的太久傷了神,剛吃了藥呢。”
晉陽公主含笑應下來。
姜沃將公主引進門。
說來,她雖是女官,但遇上兩位師父很早,後來幾年都在前朝。反而跟這些妃嬪公主們沒怎麽打過交道。
此時才是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晉陽公主,人盡皆知的陛下掌珠。
只見晉陽公主身體顯見有些單弱,但神色卻很平柔,沒有病人常見的郁郁,甚至眉宇間還常有好奇探求之色。
是善意的好奇,像是一只幼鹿一般,會帶著好奇神色去打量未曾見過的花。
比如此時,她見了姜沃屋中陳設,就問道:“太史丞慣用胡桌胡椅嗎?”
姜沃點頭。
晉陽公主所說的胡桌胡椅,其實就是現在的高桌高椅,可以把腿垂下來坐。
唐時,正是跪坐轉向椅坐的時期——姜沃記得看過南唐的《韓熙載夜宴圖》,裏頭就基本都是高足椅子或是能讓雙腿垂坐的墩子了。
只是這會子初唐,高足桌椅,還顯得不那麽正經。
似乎非得是“坐一木榻,五十餘年,未嘗箕股,其榻當膝處皆穿”才算是守禮法的高士。[2]
但姜沃自己的屋子裏,當然用的全是適合她習慣的家具。
不但她,這些年,宮正司裏凡需大量抄寫文書的女官,全都換成了這種座椅——還是舒服最實在啊。那樣跪坐久了,再垂著頭寫字,很快就能體會到醫書上所寫的‘足痹轉筋,肩頸僵直’,甚至‘痹不得搖’。
聽晉陽公主這麽問,姜沃就知,公主只怕素日還是以《禮記正義》所要求的:“坐,亦跪也”為主。
畢竟孔子都曾罵過“老而不死是為賊”,罵的就是原壤這人‘夷俟’(即非正坐),又一向無孝悌敬人之德,後來還用手杖敲了人家的腿。
可見禮數的重要性。
姜沃就溫聲勸她:“公主雖守禮正坐,但要記得多起來走動一二,切莫沈浸於練字或是針線,忘神久坐。”
晉陽點頭,她的眼睛就與晉王很像,哪怕細細打量人都很親柔溫和:“好,姜太史丞如此說,我會多留意的。”
說完後,晉陽公主忽然略側頭,以帕掩口咳嗽了兩聲。
姜沃遞上杯盞:“公主身子不適?”
晉陽公主搖頭:“就是近來多陪著姐姐游覽九成宮散心,所以有些勞累,並沒有什麽要緊。”
她望向姜沃:“今日來,是有一事,想請姜太史丞幫忙算個吉期。”!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六月底,尚藥局每位大夫的藥箱中,都多了一柄‘聽診器’。
“倒真是不一樣。”
二鳳皇帝把手裏的聽診器放下,太醫令蔣季琬就帶了兩位宦官下去——這是如今太醫署的兩位珍貴‘案例’,一個人天生心跳的快,有時候還亂跳兩下,另一個則是多年有肺病,用聽診器能很明顯聽到一種,胸膛似乎是哮鳴的聲音。
皇帝拿到聽診器後,聽了身邊人的心臟與肺腑,覺得並無太大差別,太醫令就將這兩人帶了來。
因為是陛下來聽,那位天生心跳快且不齊的宦官,緊張地癥狀越發明顯,皇帝聽了沒兩息,都怕他跳出毛病來,連忙讓他先退到一邊去緩著去了。
*
“姜太史丞。”
姜沃起身相迎:“英國公。”
李勣很隨意道:“不必這麽客氣,我今日過來,是替先生帶給你這個。”他拿出孫思邈寫的《聽診方略一》。
姜沃接過來:“先生這就寫成了一卷?好辛苦。”
李勣手裏也拿著一柄聽診器,頷首笑道:“先生一見此器,實在高興的很——別說先生,連我這些日子也是隨身就帶著這聽診器,府中與兵部上下都被我聽了個遍。”凡是心向醫道之人,驟然得了此器,如何忍得住。
李勣現在就是見了誰咳兩聲,都想拿出聽診器來給人家聽一下。
以至於現在兵部上下一片整肅,那真是一聲咳嗽不聞。
“先生的《千金方》和正在新修的《醫典》,也要加上這聽診方略了。”
他此時說話的語氣,較之初見,已經熟稔許多。
此時替孫思邈捎了一份《聽診方略》後,還很隨和親切地與姜沃說了一聲:“既如此,姜太史丞,明兒朝上見。”
*
沒錯,朝上見。
二鳳皇帝試用聽診器的那日,不光太醫令在,太子、李淳風和姜沃也在。
等太醫令下去後,二鳳皇帝依舊賞罰分明地誇了姜沃幾句,並賞下絹五百匹。
姜沃正在邊謝恩邊聽系統裏新入賬的權力之籌時,皇帝忽然冷不丁問道:“朕昨日看李卿推算的歷法,那今歲定日是歲星去日度十四?”
皇帝忽然問起歷法,姜沃下意識就答了:“是,太白去日十一,鎮星、辰星去日十七。”
“如何算來?”皇帝繼續問。
姜沃忽然有種回到被兩位師父考試時的感覺。
不過這些都是她倒背如流的常用測算法,便流暢答道:“按定日星度,減半總,各以初日行分乘之,順加逆減之。”[1]
問過歷法,皇帝又問了幾個問題,天馬行空似的,上一個問題還是數算,下一個就變成了風象分級。
姜沃一一答來。
李治站在一旁,原本還有點替姜沃緊張,隨著父皇問的越多,他便猜到了父皇的意思,倒是露出一絲笑意來。
果然,二鳳皇帝問完,對一直在旁立著看皇帝考徒弟的李淳風道:“李卿與袁仙師教出了佳徒啊。”
李淳風也不矜持一句“皇帝謬讚了”,而是帶笑道:“臣也自覺,當年沒選錯徒弟。”
二鳳皇帝點頭,很直接道:“既如此,從下個朔日起,便讓她一並入朝吧。”
李淳風也很自然接話道:“陛下英明,臣夜裏觀星,常不能按時入朝。師父有事,弟子服其勞也是她該做的。”
姜沃在腦海中密集響成一片的‘籌子入賬’聲中,與皇帝謝恩。
*
“還得是父皇。”之後李治又單獨到太史局賀了她一回,與她道:“原本我想著是等十八年的元日大朝百官朝見時,與父皇進言,讓姜太史丞一並參新歲大朝——有了這個開端,再籌劃上朝的事兒。”
但皇帝一開口,便不需要什麽循序漸進了,直接飛躍。
李治舉了舉茶盞為賀:“姜卿,下月朔日朝會見。”
且說皇帝讓姜沃從下月朔日,也就是下月初一日開始上朝,並不是什麽一月之初開始的‘儀式感’,而是姜沃如今是六品太史丞,只能上朔望朝,即一月只需要上初一十五兩日朝。
大唐的朝事分為幾種,其中朔望兩日,為大朝,不論文武官員,只要是在京的九品以上官員,皆入朝。
還有一種便是常朝,得正五品以上的官員才能朝參,向皇帝稟事。
因此,滿打滿算,姜沃一年只需要上二十四次早朝。
“其實,聖人剛登基的前些年,常朝是每日都有的。”李淳風與姜沃講了許多上朝的註意事項。
貞觀初,真是百廢待興,那時每日都有常朝,還都持續頗長。
倒是這幾年,三省六部已經磨合數年,一切進入了正軌,政令簡明。皇帝便發覺每日常朝,許多朝臣並無之前那麽多要事、實事匯報,大約是為了不顯得屍位素餐,總要開口回稟點什麽,於是開始出現了些車軲轆的套話。
二鳳皇帝其實不是個願意一直坐在那兒上朝的人。見此苗頭,直接叫停:沒的說就不必說了。
直接把常朝改成了三日一次。
省的每日浪費彼此的時間。
那時候魏征還在,立刻盯上了皇帝:不肯每日視朝,莫不是奮鬥了十年後累了,有了懶政享受的苗頭?
為此還連上了好幾封諫書。
不過二鳳皇帝其人,對於諫言,是有選擇性的從善如流。在很多事上,最終還是會堅持自己的觀點。
於是到現在,常朝都是三日一上。除非有戰事時,才會視情況加常朝。
*
七月初一清晨。
姜沃很早就起來了。
她剛換過官服,就見陶姑姑進門,親手拎著一個食盒,打開來,裏面是一盤白瑩瑩的糖年糕。
五塊年糕,按照宮裏的慣例,擺成了五福呈祥的樣子。而年糕本身,則是按照模具做成了如意的樣子。
陶姑姑給她夾了一塊放在碟中,笑道:“吃吧,以後更是事事如意年年高。”
與陶姑姑和媚娘一起吃過年糕後,姜沃與姑姑告辭出門去。
陶枳見了她,感慨道:“我還記得你第一回 出門辦差的樣子呢。”
姜沃也記得。
那時她從陶姑姑手裏接過寫著宮律的竹櫝,姑姑說:“完了差事,你就正經是咱們宮正司的七品女官了。”
恍如昨日,歷歷在目。
今日,她依舊如那第一回 出門前一樣,站在宮正司的正堂裏,對著一面等身銅鏡,整理自己的衣冠,將身上的魚袋魚符檢查一遍。
但不同的是,此時她旁邊還有一個人。
媚娘遞上笏板,笑道:“去上朝吧。”
姜沃從她手上接過笏板:“武姐姐,回見。”
會在朝上見的。
*
姜沃去太史局等師父李淳風,一起去上朝。
昨夜李淳風依舊在觀星,就住在了宮裏沒走,早與姜沃說了,今日先到太史局,等他一並走。
見袁天罡也在,姜沃不由問了一句:“師父怎麽也在?”
袁天罡屬於離退人員,是不需要參加早朝的也不需要當值點卯的,他過得是姜沃很羨慕的,睡到自然醒的日子。
“今日是你第一天去上朝,做師父的怎麽能不來送送呢?”
袁天罡還指著桌上一個匣子道:“打開看看,師父送給你的。”
姜沃打開,看到一個新的卦盤。
她現在用的卦盤,就是袁天罡給的,是個古銅卦盤,是他少年時用過的。
而眼前這個新卦盤,明顯是新制的,機擴樞紐都是嶄新的銅器才會有的亮色:“如今你也學了多年,蔔卦已經有了自己的習慣——所以師父給你做了個新的卦盤,應該用起來更順手。”
姜沃心中暖成一片,擡頭就見袁天罡對她眨眨眼:“你不會以為,師父每日只在屋中高臥吧。”
她還未答話,旁邊的李淳風就道:“絕大部分時間確實是吧——這卦盤是袁師作的圖,但一個個機擴、銅片磨了一個多月的人,好像是我吧。”袁天罡就負責在旁邊指指點點,繼續提改進意見。
袁天罡很名士風流的大笑了兩聲,轉移了話題:“誒?是不是時辰快到了,你們這就出門吧。這可是徒弟第一回 上朝,你別帶著她遲到——禦史臺可是有罰例的,凡朝參遲慢,要罰一月俸祿的。”
姜沃收下卦盤,拜別過袁天罡,跟李淳風一起出門。
往前頭太極殿走去。
一路上,李淳風就著剛才袁天罡提起的‘罰例’,給姜沃講了二十多條禦史臺定下的《文武官朝參不當罰例》,然後道:“嗯,我記得應該就這些了,以後要註意啊,別犯錯誤。”
姜沃:……師父你果然是二鳳皇帝死忠粉,之前給我講上朝註意事項,直接歪樓到皇帝調整常朝次數是多麽英明,以及其餘各英明神武事跡,講了大半日。
結果最重要的‘朝參罰例’今日才告訴我,真是臨上轎子現紮耳朵眼啊!
她只好在心內緊急默背了一遍。
等她背完,兩人正好能看到太極殿的大門。
夏日天色亮的早,不需要點起大蠟,也能夠看清巍峨闊立的殿宇。不斷的有官員進入其中。
李淳風忽然轉頭對她似笑似嘆息說了一句:“師父陪你走到這裏,也很歡喜。”
若是他們收的是個世家出身的男弟子,哪怕資質不如,只循規蹈矩,只怕早五年就站在這裏了。
不過好在,她一路行來,雖是慢了些,但終於走到了這裏。
*
姜沃落後於師父半步,一起走入太極殿的大門。
只見裏面是個寬闊的能容納上千人站立的廣場。
大朝會時,官員們都按序站在這廣場上,最裏頭的殿中地方有限,除了皇帝高坐外,也只有太子、諸位宰輔、爵臣以及在京的親王能在裏頭了。
姜沃跟著李淳風走向太史局官員所立之處。
一路自然免不了遇到相熟之人,需要寒暄問好,也少不了經受旁人的打量目光——
將作監、司農寺、太常寺這些署衙裏,跟她已經熟絡的官員們,對於她出現在大朝會上很自然,甚至還都主動跟她寒暄幾句。不過,就連跟她沒怎麽打過交道的署衙官員,也頂多隱蔽地打量她幾眼,或是避開免了寒暄尷尬,或是私下議論兩句,倒沒有人公開露出什麽反對之意。
姜沃想,這便是潛移默化吧。
這些年,從文成公主和親事起,到司農寺棉花的種植、淩煙閣的起建址與吉日的測算、再到最近的‘聽診器’……
對朝臣們來說,在聽多了名後,再親眼見到這位太史丞走到朝上,就沒那麽多驚訝了。
更何況,不知有多少勳貴朝臣,來太史局為自家請過吉期。
便是不請姜沃算,最後出具的文書也需要她來蓋太史局公印——李淳風舉賢不避親,在他忙於觀星,白日懶得料理太史局的事務時,理所當然的把公印交給了自己徒弟,讓她負責把關太史局的測算公務,而不是另一位資歷更老的太史丞。
用他的話說:要是資歷有用,他跟袁天罡就不用蹉跎多年,最後收了這麽個小徒弟了。
確實,朝臣們也得認同這個觀點:只看皇帝吩咐太史局做事,也都點名到姜太史丞,就可知在太史局這種部門,資歷實在是比不過資質的。
皇帝都這樣選擇,其餘有臉面的朝臣,自然也都會直接請姜沃來算吉期。尤其是長孫無忌,家中兒孫們婚事的六禮都直接委托姜沃來算。
於是幾年太史丞做下來,姜沃已經跟大半朝臣,直接或者間接打過交道。
人情往來就是如此,你來,我往。
但凡牽扯過一點事端,便是一份香火情。
那些請姜沃算過吉期的朝臣,那些太史局出具的文書上,有姜沃審過敲過公印的人難道還好意思再板起臉來說什麽,女官不能參加大朝會?
那之後可也得硬氣起來,保證你一個家族,沒有一點兒需要人家太史局敲章的事兒。
是人情往來,更是權力。
姜沃就這麽自然的站到了朝臣的隊伍裏,前面就是師父李淳風的背影。
她按規矩垂手安靜站著,只用餘光打量了下這太極殿外的廣場上,站滿了烏壓壓的官員。
姜沃就站在這大片隊伍的中後方,看起來與周圍每一個官員,並無不同。
夏日的太陽,很快升的很高,懸於天際,明燦燦照過大殿。
*
農歷七月末,盛暑退去大半。
皇帝忽然下旨由太子監國,他本人則離了九成宮,親去巡看幽州兵士。
姜沃邊算二鳳皇帝出巡的吉日,邊在心裏感慨:幽州啊,這是她前世去過為數不多的城市之一了。
此時幽州,即後世北京。
近來皇帝忽然調了兩府兵力到幽州,此時又去親巡,大概又要有大動作。
不過,對九成宮的嬪妃宮人們來說,並不太在乎聖人是為什麽出巡幽州,只知道,聖人會有兩三個月不在!
九成宮原本就是行宮,人口少規矩松,皇帝再一出巡,空氣裏就更加飄滿了自由的味道。
只是今年有廢立太子事,聖人心情難測,宮中留下來的後妃就不好大擺宴席,流水似的看歌舞百戲取樂,鬧得動靜太大。
於是各位妃嬪均選擇了比較低調但更刺激的娛樂方式:在宮裏‘鬥牌’‘鬥棋’‘
投壺’,不只玩兒,還會設局賭些彩頭。這樣玩樂動靜不大,彼此一約能玩一日。
且說‘賭’這件事,之所以在後世被堅決禁絕,正是因為刺激,會讓人欲罷不能。
果然,從韋貴妃開始‘投壺’賭鬥開始,不過幾日,宮中‘賭鬥’事就蔚然成風。
上行下效,兼之聖駕不在宮中,許多宮人竟也就趁著值夜的時候開始賭鬥起來。
以至於殿中省和宮正司不得不一起出動,很是清查了一批設賭局的宦官宮人。
當然,後宮娘娘們是管不住的,她們依舊在快樂設局。
姜沃還聽劉司正說,好幾個出嫁的公主,都常到九成宮來一起玩。
尤其是高陽公主這種夫妻倆一貫感情不好的,索性每日命公主府的人套了馬車,進宮來玩,有時候不單輸光了彩頭,還把身上所有朱釵環佩都輸完了才肯盡性離去,當然,也有賺的盆滿缽滿的時候,甚至需要向貴妃借兩個宦官,才能把贏的一箱錢擡出宮去。
其風之盛,讓姜沃都忍不住私下感慨了一句:什麽澳門,那就是小九成宮啊。
*
這日姜沃剛回宮正司,陶姑姑就叫她過去:“你明兒忙不忙?若是不忙,能不能早回來些?”
姜沃點頭:“姑姑有事,那我早回來就是。”
陶枳點頭:“倒不是我有事尋你,是今日晉陽公主的乳母何夫人過來問起此事,說公主有一事想請你幫著算一算吉日。只是公主不好去前朝太史局,就想來宮正司。”
“何夫人倒是客氣,說不必格外勞煩,只等你休沐就行。可我記著你前兒剛輪過休沐,接下來七八日怕是不得空了。”
“晉陽公主處雖客氣,咱們也不可太實在了,真讓公主等上個七八天。”
“是,姑姑說的有理。那我明兒早些回來。”
陶枳又囑咐道:“晉陽公主亦是文德皇後所出之女,性情極似太子,是最柔和的,她有什麽請托,你量力而為就是,若是做不到,只管照實說,公主再不會惱的。”
據說晉陽公主最得皇帝疼愛,且為人不但和善,還格外聰慧,與太子一樣,都習得陛下的飛白體,腹內頗有詩書。
以往妃嬪和公主們有想蔔算吉日的,也是可以送到太史局的,而晉陽公主私下請托,想來是不想走官中,是私事。
姜沃應了。
陶姑姑提起晉陽公主,臉上就帶了慈愛和無盡的好感——跟提到長孫皇後其餘的孩子一樣。
“日子過得真快,我還記得公主出生的時候呢。”她對著姜沃敘起舊事:“娘娘育有數個皇子公主,唉,可惜後來生的兒女,都略有些弱,公主又早產了些,難免更弱一點。”
“陛下跟皇後特意給公主起了個小名兒,叫小兕子。娘娘拿著書說,那是書上一種身骨強健的神犀,希望小公主也能如兕子一般呢。”
*
次日,姜沃將屋子的外間格外收拾了一遍,迎請晉陽公主。
她於宮正司門外等候,遠遠就看到晉陽公主過來,身邊只帶了一個乳母。
進了宮正司,晉陽公主便道:“乳娘去與陶宮正敘話吧。”是要單獨與姜沃說話的意思。
何夫人應了。
姜沃註意到她的眼神在晉陽公主的披風上流連了一遍,顯然在查看公主的外衣有沒有透風。臨走前也到底沒忍住囑咐了一句:“公主莫要說的太久傷了神,剛吃了藥呢。”
晉陽公主含笑應下來。
姜沃將公主引進門。
說來,她雖是女官,但遇上兩位師父很早,後來幾年都在前朝。反而跟這些妃嬪公主們沒怎麽打過交道。
此時才是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晉陽公主,人盡皆知的陛下掌珠。
只見晉陽公主身體顯見有些單弱,但神色卻很平柔,沒有病人常見的郁郁,甚至眉宇間還常有好奇探求之色。
是善意的好奇,像是一只幼鹿一般,會帶著好奇神色去打量未曾見過的花。
比如此時,她見了姜沃屋中陳設,就問道:“太史丞慣用胡桌胡椅嗎?”
姜沃點頭。
晉陽公主所說的胡桌胡椅,其實就是現在的高桌高椅,可以把腿垂下來坐。
唐時,正是跪坐轉向椅坐的時期——姜沃記得看過南唐的《韓熙載夜宴圖》,裏頭就基本都是高足椅子或是能讓雙腿垂坐的墩子了。
只是這會子初唐,高足桌椅,還顯得不那麽正經。
似乎非得是“坐一木榻,五十餘年,未嘗箕股,其榻當膝處皆穿”才算是守禮法的高士。[2]
但姜沃自己的屋子裏,當然用的全是適合她習慣的家具。
不但她,這些年,宮正司裏凡需大量抄寫文書的女官,全都換成了這種座椅——還是舒服最實在啊。那樣跪坐久了,再垂著頭寫字,很快就能體會到醫書上所寫的‘足痹轉筋,肩頸僵直’,甚至‘痹不得搖’。
聽晉陽公主這麽問,姜沃就知,公主只怕素日還是以《禮記正義》所要求的:“坐,亦跪也”為主。
畢竟孔子都曾罵過“老而不死是為賊”,罵的就是原壤這人‘夷俟’(即非正坐),又一向無孝悌敬人之德,後來還用手杖敲了人家的腿。
可見禮數的重要性。
姜沃就溫聲勸她:“公主雖守禮正坐,但要記得多起來走動一二,切莫沈浸於練字或是針線,忘神久坐。”
晉陽點頭,她的眼睛就與晉王很像,哪怕細細打量人都很親柔溫和:“好,姜太史丞如此說,我會多留意的。”
說完後,晉陽公主忽然略側頭,以帕掩口咳嗽了兩聲。
姜沃遞上杯盞:“公主身子不適?”
晉陽公主搖頭:“就是近來多陪著姐姐游覽九成宮散心,所以有些勞累,並沒有什麽要緊。”
她望向姜沃:“今日來,是有一事,想請姜太史丞幫忙算個吉期。”!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